经济安全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济安全 > 相关案例

相关案例

中国制造业的“质量强国”之路

发布时间:2011-07-31

         一、    我国制造业部分产品可靠性差的问题亟待重视

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国制造业总量居于世界前列,据2011314日新加坡《联合早报网》、《凤凰财经网》和2011315日《环球时报》的报道,2010年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比例为19.8%,美国为19.4%,报道称中国已成为全球“最大制造国”。近些年来,虽然我国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,如高铁、“歼十”、天河一号亿万次超级计算机的成功研制和正常运营、航天产品百余次成功发射,是其中最突出的典型代表,为满足内需、促进出口、科学探索和军事装备的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。但是,我国制造业产品整体的可靠性水平较差,相当一批产品的可靠性与发达国家相比,存在较大差距。

据有关部门2009年的调查,我国联合收割机的平均无障碍时间(MTBF)仅为19.1小时,与美国、日本同类产品相差20倍,农民买得起,修不起,务农时,抱怨多。另据中国工程院2009年的调查,数控机床,发达国家的MTBF已达10002000小时,甚至是5000小时,我国仅为500小时,不仅高档数控机床悉数进口,相当多的中档产品也要进口。工程机械,发达国家的MTBF500800小时,我国仅为150300小时。拖拉机,发达国家的MTBF3000小时,我国仅为200小时。纺织机械,发达国家的MTBF2000小时,我国仅为400700小时。大型客车,平均无障碍里程,发达国家为1400017000公里,我国仅为20005000公里,首次故障里程,发达国家为1600020000公里,我国仅为10003000公里,等等。

我国制造业中的装备类和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,与发达国家的差距,不是性能和效率,而是可靠性差,不耐用。普遍存在“未老先衰”、“未老病多”,早期故障多,使用寿命短,维护维修难、安全性差等突出问题,用户和消费者饱受了产品可靠性不高之苦,这是中国制造的“短板”和“硬伤”。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迅速,有关专家担忧,设备的可靠性将是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的巨大隐患。

产品可靠性差不仅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率和寿命,严重地削弱了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,损害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国际形象,也造成了巨大的质量损失。全国每年烧毁的电动机约300万台,仅耗电和维修费高达100亿元,停工损失有100亿元。我国几位质量专家研究的结果显示,由于我国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差,造成的直接和间接质量损失,含报废、返修、停工、索赔、退货、召回、库存积压、市场占有率的减少,等等,损失每年超过上万亿元人民币。

产品可靠性差,从技术层面看,有设计、制造、管理等问题,尤其是长期以来,我国产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着“重主机,轻零配件”的现象,零配件和元器件的早期磨损、早期失效成为最脆弱的一环,成为制约提高产品可靠性的“瓶颈”,特别是一些关键零部件,大部或全部依赖进口。

产品可靠性差,从管理层面看,是政府的关注度不够,企业的驱动力不足。英国、德国、日本、美国发展都十分重视可靠性工作,韩国政府对质量的关注也侧重在可靠性方面。可靠性应是质量工作主旋律,如果我国还不能高度关注可靠性工作,由“制造大国”向“制造强国”的转变,只能是一句空话。

我国航天、航空和军工产业的可靠性已有相当基础,但民用产业的可靠性处于“断档”,“一盘散沙”和无人统筹指导的状况。我认为,从“十二五”规划开始,必须痛下决心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制造业的这个突出问题,这是摆在我国质量工作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局性、中长期、深层次的问题,是具有前瞻性、现实性、针对性的重大课题。有关部门要抓住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机遇,知难而上,大力协同,统筹规划,上下联动,尽早部署。根据日本的经验,要瞄准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,一类一类产品,一个一个行业,寻找差距,剖析原因,狠狠抓进。我相信,经过102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,在我国制造业的总量摘取世界第一桂冠的同时,我国产品的可靠性也位居世界先进行列。

二、我国质量工作要从抓好“符合性”质量,适度地向抓好“适用性”和“可靠性”质量转变

有专家认为,增长方式的转型是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核心问题,那么,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,我国质量工作是否也有个转型的问题呢?我想就此谈一点认识。

1、质量从“符合性”向“适用性”和“可靠性”转变的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

20世纪初,在工业生产中,美国工程师F.W泰勒要求以技术标准作为衡量质量的依据。据此,一些质量管理的专家们提出了质量的“符合性”概念,即质量是符合标准的程度。20世纪30年代,针对当时对电子、电工、机械大型设备的可靠性、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,美国的J.M朱兰博士适时提出了质量“适用性”的新概念。2000年,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质量定义为“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”,这里既有“符合性”,又有“适用性”要求。

20世纪80年代,国外发达国家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中,可接受的不合格水平(AQL)一般为千分之二、三,高新技术的电子元器件已按PPM(百万分之一),PPB(十亿分之一)的目标努力,按照“一次成功”,“一次合格”,“零缺陷”的目标进行管理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数十年的质量管理经验的积淀,对后工业化发达国家来说,达到“符合性”的要求,不再是质量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。80年代中期以后,国外掀起了一股研究用户满意度理论和方法的热潮。90年代初,我率领了一个质量代表团赴日本研修,本以为日方要介绍一些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问题,但在整个研修的过程中,日方介绍的都是如何使用户满意的问题,即“适用性”质量。我曾把有关的资料整理后送给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,朱镕基同志十分赞同日本的做法。可见,从单纯的“符合性”质量,向“适用性”质量的转变已成为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
2、我国质量工作要适时、适度地由“符合性”质量向“适用性”和“可靠性”质量转变

建国六十多年来,我国政府和企业侧重抓的是“符合性”质量,从1985年开始,延续至今的产品国家抽查制度以及生产许可证制度、认证制度、性能对比试验等,严格来说,都属于“符合性”质量的范畴。通过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,发现一些带共性的质量问题,确实起到“监督一类产品,整顿提高一个行业”的作用。但是,某些产品的“符合性”质量也暴露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,它不能反映产品在使用过程当中寿命周期内产品质量的变化状况,不能反映用户(消费者)对产品返修率低的潜在的需求。对一些大型设备(电站、大型机械设备、汽车等)依据标准很难进行监督,因此,产品监督抽查基本上局限于量大面广的消费品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,电子、电工类产品、机设备类产品、高新技术产品,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。2010年,已占我国全部出口产品的60%,它不仅要符合相关的标准,更要强调其可靠性。可靠性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素。

综上所述,无论从质量概念的演变,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况看,从“符合性”质量适时适度地向“适用性”、“可靠性”的质量转变,这是时代的发展对质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。为什么要提适度转变,这是因为,当前我国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还相当猖獗,名实不符,质量欺诈、俯拾皆是,仍有10%20%的产品不合格,因此,着力抓好“符合性”的质量,还任重道远,切不可掉以轻心,但不能由此而忽略了抓好“适用性”和“可可靠性”的质量。

三、    关于抓好我国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

1、关于质量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问题。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质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,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,政府着力抓好“符合性”质量是必要的,但从市场观念、竞争观念、发展观念看,重视和加强可靠性是质量工作的必由之路。在当前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,要有紧迫感、危机感、责任感。

2、关于标准化工作转变问题。我国各类产品标准,特别是电子、电器、机械设备和某些高新技术产品的标准,要在侧重制定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向侧重制定可靠性指标转变。

3、关于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内容的转变问题。我国相关的质量检验机构对可靠性的增长试验的检验很薄弱,甚至是空白,据调查,我国一些汽车质检中心也基本上没有可靠性的试验。因此,相关的质检机构在做好性能检测的同时,要加强可靠性的试验。

4、关于监督检验方式的转变问题。科学的、周密的用户满意调查(含经销商、维修部门等)的结果,更贴近于寿命周期内产品质量的实际状况,更贴近于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中的实际感受,更贴近于企业对改进质量的需要,用户满意调查与产品可靠性试验相比,样品的代表性更全面,覆盖范围更广泛,反映产品可靠性的状况更准确,这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,在继续切实抓好产品质量监督的同时,要关注和加强用户调查这种新的形式。监督抽查和用户调查相互补充、相得益彰。

 

上一个: 民企的发展轮回(作者:福卡智库课题组) 下一个: 多管齐下,打响食品安全“保卫战”(作者:邹蔚苓、周文吉/本刊记者)
^